發(fā)表日期:2021/03/02 17:29:17
發(fā)表日期:2021/03/02 17:25:32
發(fā)表日期:2021/03/02 17:25:51
發(fā)表日期:2021/03/02 17:23:40
發(fā)表日期:2021/03/02 17:05:40
發(fā)表日期:2018/08/04 08:54:58
發(fā)表日期:2018/04/09 11:50:58
發(fā)表日期:2017/09/01 16:58:53
發(fā)表日期:2017/09/01 16:50:25
發(fā)表日期:2017/08/24 10:21:41
《借東西的小人阿莉埃蒂》
動畫角色的演技大體可從三個方面體現(xiàn)出來:人物原案 + 設定、分鏡 + 原畫、聲優(yōu)
一、人物原案 + 設定
人物原案說明人物外形和特征,人物設定描繪人物從各個角度看過去的樣子、人物在各種情緒下的表情、人物一些細致的特征。這兩點類似于真人影視中,演員對于角色的理解,即角色應給人什么感覺,怎么去塑造這種感覺。
【例子】(內(nèi)容出自紀錄片《虞美人盛開的山坡·父與子 300 天的戰(zhàn)爭》)
《虞美人盛開的山坡》創(chuàng)作過程中,關于女主角小海的塑造,宮崎吾朗(導演)和宮崎駿曾存在分歧。宮崎吾朗過于在意小海幼時失去親人的情節(jié),使得筆下的小海成了個有些陰郁的角色,也因此其設定圖被宮崎駿評價為追憶死人的表情。宮崎駿認為人物要畫得更生動活潑,不然故事會過于灰暗。監(jiān)制鈴木敏夫得知二者的分歧后,表示支持宮崎駿的觀點,他認為角色應錘煉得更有魅力。
但即使確認了女主角的性格,問題仍沒有解決,宮崎駿一直認為宮崎吾朗等人畫的設定圖沒有靈氣。為了塑造更豐滿的形象,宮崎吾朗只好從新構思,但始終沒靈感。這時,宮崎駿托人送來一張畫:
畫中小海身體前傾, 大步邁在上學的路上,熟練地和路過的大叔打招呼。宮崎駿的畫仿佛賦予角色生命,小?;顫姷囊幻孳S然紙上??催^該畫后,宮崎吾朗開始抓住感覺,筆下的小海也變得開朗起來。
二、分鏡 + 原畫
分鏡確認人物、臺詞和場景的時間空間關系,原畫的任務是畫出關鍵幀,即關鍵動作和表情。這兩點類似于真人影視中,演員在具體情境下表現(xiàn)出來的肢體動作和表情。
【例一】
上圖是宮崎駿畫的《千與千尋》分鏡稿的兩張,左邊是動畫剛開始要進入隧道,右邊是動畫快結束要離開隧道,內(nèi)容都是千尋拽著媽媽的手,但二者有所區(qū)別。左邊的千尋拽得更緊,表情滿是委屈,表現(xiàn)出千尋不滿爸媽的決定,又因害怕不敢獨自一人待著的心理。右邊的千尋則較為放松,表現(xiàn)出的是不愿再和家人分開的心理。這種區(qū)別在成品中表現(xiàn)得更加明顯。
【例二】(內(nèi)容出自紀錄片《借東西的小人阿莉埃蒂:創(chuàng)作的秘密》)
在《借東西的小人阿莉埃蒂》中,有一處阿莉埃蒂初次出任務,無意間被少年發(fā)現(xiàn)并轉(zhuǎn)身離去的場景。下面是作畫人提交的原畫。
米林宏昌(導演)覺得此處阿莉埃蒂的情感需要更加著重描繪。經(jīng)過一番思索后,他親自對原畫進行修改。
(修正后添加了低下頭,抿著嘴的表情。)
通過諸多細微的動作,表現(xiàn)出阿莉埃蒂盡管被少年吸引,卻不得不離去的復雜心情。
動畫方面想表達角色的喜怒哀樂十分簡單,嘴角向上就是笑,向下就是悲,流著淚就是哭,瞪著眼就是怒……但這還遠遠不夠,一部好的作品要能精確地表達角色復雜的情感,其中微表情和肢體語言的配合就顯得尤為重要,而這就得靠靠細心的觀察和精湛的畫功,有時更需要點天賦。
特別說明:
1.全動畫要求盡可能詳細地描繪出所有角色的動作和表情變化,而有限動畫因成本限制需省去很多動作和表情,結果就是全動畫的角色要生動許多,可簡單理解為,全動畫的角色演技要好于有限動畫。
2.搞笑動畫(特別是美國動畫和一些日本早期動畫)的角色在肢體語言和表情上經(jīng)常有夸張化的處理,有點類似于卓別林的肢體語言和金·凱瑞的表情,要如何評價其演技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。
三、聲優(yōu)
聲優(yōu)作為動畫角色的靈魂,在傳達情感,塑造性格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。若想有個直觀的感覺,可以對比一些作品的國內(nèi)配音版和原音版,大部分可以聽出明顯的差距。當然,并不是所有日本聲優(yōu)的配音都能達到及格線,比如花澤香菜剛出道時的作品就被批評為棒讀,比如今年 7 月番《猜謎王》女主的棒讀幾乎毀掉了這部作品,有興趣者可自行搜索,這里不再詳細展開。